从结绳记事到观察自然形象,中华先民在劳动中创造了世界文明中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。数千年来,历经篆、隶、楷、草的字体演变,中国书法、篆刻以特有的魅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,其作品之丰、名家之多、传承之久、影响之广,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蔚为大观,散发着中华文化的独特芬芳。
中国书法、中国篆刻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,已然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、绵延不断的重要象征。早期汉字或书于崖壁,或契于甲骨,或镂于金石,或著于竹帛,藉器传文。这其中商周青铜彝器,战国古玺印、石鼓刻石,秦汉碑碣、摩崖、画像、石阙、砖瓦,或之后的墓志、造像、经幢、法帖等,品类繁多,金石体系、形制完备,作为文字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,其功至伟。
自公元六世纪传拓技术的发明,至宋代金石学兴起,汇集古玺印谱的出现。金石文化凭借拓本、印谱被广泛地传承与弘扬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弥足珍贵且不可复得的财富。无论金石篆刻,还是拓本、印谱,其于考订,显文字之衍生,证经典之异同,校诸史之谬误,补载籍之缺佚;其于文辞,为文之祖,文体之资,百世之范;其于艺术,观书体之流变,师法书之技道,究美学之轨迹。承传中华文化基因,彰显金石文化光芒。
本次展览展出海内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百位篆刻家,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《论语》警句篆刻的作品百件。金石拓本、印谱撷集了国家级收藏机构珍贵藏品,展现传统文化在当下文化传承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,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。
藉器传文,功在千秋,泽润当代,启迪后世。